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杨瑞通委员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强社会治理、助推依法治市着力提升营商环境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我局根据现阶段实际监管职责作出答复如下:
一、优化外资企业准入环境
(一)优化外资企业登记流程
压缩登记环节,精简申请材料,提升登记便利化程度,降低制度性成本,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实施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经营范围登记的统一表述;全面实行“审核合一”登记制度,推行简易注销,提升注销登记效率。
(二)提供登记特色服务
(1)“一对一”服务:秉承主动对接、优化服务的态度,坚持服务前移、提前介入,将外资企业设立登记所需材料清单,通过微信、邮件等方式共享给申请人,随时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协调跟进直至完成企业开办全部流程。
(2)“容缺”服务:即提交的注册登记资料中只要关键性
材料不缺失,投资方作出书面承诺能在规定的期限内予以提供,即可以先行受理审核发照。围绕临空经济区、自贸区重大发展战略发力,为前来投资的外资企业提供管家式服务,对非要件材料不齐备的由申请人承诺即可当日完成登记注册。
(3)“延时”服务:由于大多数申办外资企业人员为非本地人员,为保证企业能一次办结,遇有即将下班未受理审核完毕的外资企业,推行延时服务,直至为企业办完为止。
(4)“预检”服务:对来办理注销的外资企业,我们靠前服务,让申请人提前知晓还存在哪些未办结事项,将预检结果告知申请人。在申请人提交简易注销公告前,对存在欠税等未办结事宜的,提示其尽快办理相关业务。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工作部署,为来廊投资的外资企业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大力提升行政效能,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共同发力,增强外资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推动外资企业登记注册工作全面提质增效。
二、持续强化公平竞争审查
我局积极贯彻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建立了重大政策措施会同审查制度。今年我局会同有关部门完成9份重大政策措施和协议的公平竞争审查会审,督促整改涉嫌违反公平竞争审查标准的文件1份。
下一步,我局将严格贯彻落实新出台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指导市直各相关部门加强公平竞争审查能力建设,强化对行政政策的公平竞争审查,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三、多措并举优化监管模式
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在探索创新符合新经济特点的监管模式方面,通过智慧化、差异化、信用化等手段,实现了监管“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同时降低企业投入成本。主要工作举措是差异化监管与信用分类、跨部门协同与标准化建设和包容审慎监管与柔性执法。一是持续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进全市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检查常态化,强化市场监管系统内部联合抽查和跨部门联合抽查,拓展“一业一查”监管模式,整合多部门检查事项,对同一行业企业“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扩大联合抽查的覆盖面和占比率,防止重复检查、多头检查。二是深入推进信用风险差异化抽查,聚焦问题线索、风险隐患和重点领域,开展靶向抽查,提升监管效能。三是免罚清单与容错机制,对轻微违法行为免予处罚,并通过行政指导帮助企业整改,避免“一刀切”执法。推行“说服教育、劝导示范”等柔性执法,减少对企业经营的干扰。四是探索开展非现场检查,切实压减涉企检查频次,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这些监管模式通过技术赋能、信用分级和柔性执法,既减少了对合规企业的干扰,又精准聚焦高风险领域,实现监管效能与企业减负的双赢。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化应用,市场监管将更加智能化、精准化,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廊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