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

信息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承办政协提案 人大建议 > 承办政协提案 人大建议详情

文章来源:廊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日期:2025-06-10
标题:对政协廊坊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3115号提案的答复
阅读:0
对政协廊坊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3115号提案的答复

邢云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完善食品安全法规体系

为切实提高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水平,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工作制度,及时调整食药安委组成人员,市食药安委修订《廊坊市食品安全工作规则。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印发《食品安全三书一函等工作制度,发挥挂牌督办、责任约谈、责令整改、提醒敦促等机制作用印发《廊坊市食品安全风险会商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风险会商,共同研究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和突出问题;出台《廊坊市食品安全专家工作管理办法》,组建新一届食品安全专家库,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专业技术保障;制定《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细化完善各项工作措施,将党政同责”“地方负总责的要求分解落实,推动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全市5289名包保干部对64742家包保主体开展全覆盖包保督导,发现问题6176已全部交办属地监管部门整改到位。

市卫健委有序开展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跟踪评价和数字标签推广工作。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聚焦重点食品安全领域、重点食品安全标准,选择我市有代表性的食品生产企业及检测机构,采取下厂调研、培训座谈和网上填报等形式,就食品产品标准、生产规范标准的应用过程开展跟踪评价。共组织网上填报企业调查问卷267份,现场填报调查问卷233份,及时收集、整理、分析、汇总标准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与建议,收集有效意见20条,经省级审核采纳意见12条,为下一步科学制定、修改食品安全标准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

二、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一是坚持源头严防,进一步加强耕地土壤污染源头防控,降低农产品镉等重金属超标风险,全市共排查涉重金属企业40家,其中在产企业28家,停产企业12家,未发现厂区存在历史遗留工业固体废物及无组织排放情况深入实施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专项行动,重点推进豇豆、芹菜、水产品专项治理,严打禁限用药物违法使用,严控常规药物残留超标。二是实施过程严管开展食品安全大排查大起底专项行动,深入查找各类安全隐患组织开展肉制品、乳制品、校园食品、食用植物油、特供酒清源打链、食品三小治理提升等专项整治,加强全市散装食用植物油交付装卸运输等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共排查主体43525家次,发现问题7056个,其中整改完6955个,101个正在整改。全市市场监管领域查处食品违法案件2018件,罚没款657.07万元公安机关破获食品犯罪案件6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33人,捣毁窝点46个,破获公安部集群和省公安厅案件各1件。三是落实违法严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公安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行政审批局5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常态化落实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处罚到人的指导意见》,落实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处罚到人规定,明确各部门职责和衔接程序,率先在全省建立了落实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处罚到人长效运行机制截至目前,已对114人实施限期禁止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处罚。

三、强化食品安全风险防控

市农业农村局一是加强源头监管。农药、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生产实行许可制度,实现准入管理,投入品经营企业都实行了主体监管名录管理,100%纳入省追溯平台。投入品经营企业均实行了索证索票和经营台账制度,农药销售记录中增加了“施用范围”并实行了实名制购买,建立了农药包装废弃物收集处理体系,每个经营门店实行代收,统一交由有关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由市政府发布了在全市范围内禁止经营高毒农药的公告,兽药经营实行了GSP管理。各县(市、区)在巡查检查中,都有关于企业自配料检查的有关记录。香河县恢复重建了乡镇供销社农资经营门店,统一经营农业投入品,实现了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的放心农资经营新格局。二是落实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农产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名录制度,依托执法公开平台,建立了生产经营主体“黑名单”制度,依法公开违法信息;对纳入监管名录的各类主体和种养殖大户发放了违禁投入品禁止使用公告,组织线上线下各类培训,培训内容涵盖了达标合格证制度、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应用等,告知率和培训率达到了100%。各类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均实施质量安全承诺,组织从业人员的相关培训,落实了生产记录制度,严格执行了禁限用农兽药管理、农兽药休药期等规定,提高农产品安全水平。截止2024年底,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78%,比2023年提高2个百分点,化肥、农药、兽药使用实现零增长,主要农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62.3%,绿色防控覆盖率61.14%。三是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积极推动以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为主要准出标志的全程追溯体系建设,取得了质的突破和提升。全市依托河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建设追溯试点900余家,基本覆盖规模以上农产品生产企业,开具电子合格证10万余张。中小散户依托合作社和追溯标杆企业,在自检或委托检测合格基础上出具纸质版达标合格证。

市卫健委持续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全年累计完成国家年度监测任务477份,完成率100%完成省级专项监测任务86份,自主开展市本级专项监测任务331份;指定的151家医疗机构开展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共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8728例;共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28起,涉及发病人数91人,住院3人,无死亡疾例;3家主动监测哨点医院开展病原学检测工作,共采集标本762份,上报阳性检出70份并复核上报省疾控中心;及时向市食药安办、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预警在风险监测工作中发现风险隐患信息9期,为相关部门溯源食品安全风险来源提供线索,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四、提高食品安全信息透明度

市市场监管局制定《廊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新闻发布工作管理办法》,定期组织召开食品安全新闻发布会,发布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情况。落实监督抽检信息公布程序和规定,在廊坊市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定期公布监督抽检信息,公布率达到96.45%。推进食品经营者在被抽检经营场所公示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落实经营者主体责任。聚焦食品安全热点,科普食品安全知识,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和风险解析,不断提升公众满意度。

 

 

                                          廊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520